十市県主今西家是绳文时代后期(约4000年前)在被卷向川和初濑川环绕的磯城岛岛上修建磯城神篱、祭祀出云神的原住民氏族,相传是磯城岛村(磯城岛、十市郡一带)村长磯城彦弟弟磯城黑速的后裔(神武即位前的《列王纪》中记载的“望神九月”及《古事记》中卷的“神武”部分均称其为弟磯城规)。
如前所述,磯城村是指位于大和盆地东南部,由长谷川和寺川形成的卷向、矶、岩屋等扇形区域,而《和名类久藏书》将其记载为“大和国敷上郡、敷下郡”,是以敷岛为中心的旧朝廷遗址。特别是以三轮小学东侧70米线和天理教敷岛教会的院内为中心,残留着从绳文时代初期到古坟时代后期数千年前的古代文化聚落遗迹。
磯城的意思是“由岩石建造并环绕的神圣区域”,根据《大和史记》的说法,它被解读为县的精神,以位于日本最古老的市场“海柘榴市场”的三谷子司磯城御縣座神社(磯城宫,神灵:县灵,磯城县的祖先神)为中心建立,该市场也被称为“八爷葛”,是水陆交通的要塞。磯城彦自古以来就在神奈比的圆锥形斑岩体摩帆见桃山(现三轮山)山麓的山上遗址(出云屋敷)的西川河畔进行净化仪式,并在山顶的奥塚岩仓上树立了五岳城的神木,并在那里负责仪式。
矶彦的哥哥矶道真,统治着神武天皇东征的目的地磯城之村,和他的士兵矶八爷府屋被全歼,弟磯城黑速与王军合作,作为对功绩的奖励,被授予了矶县知事的头衔(日本书纪,神武天皇初期,法摩元年11月,锦糸部)。
换句话说,敷岛是一个地名,指的是三众山的一侧。第一代神武天皇的加冕日期是公元前660年(距今2681年)。
公元前659年,神武天皇任命黑屋乙敷(磯城彦的弟弟)为敷国的郡主。
神武天皇在其兄磯城八幡福司统领的磯城村(又称片立,据信位于旧东市郡阿部村池之内地区及辉山村池尻地区附近)的岩腰岩腰地区,将其命名为岩腰,并尊称神武大和磐余彦命(日本书纪神武天皇2年2月乙巳年)。
另一位原住民氏族领袖矶部乙人结束了战争,实现了和解,这有助于平息围绕圣山三诸山和崇拜出云诸神的人民发动的叛乱。
神武天皇东征后,与统治天皇重要权力据点磯城村的伊势赤信家结盟,拥立事代主神(《古事记》中记载为大物主之女)的长女五十铃姫(伊佐依姫)为皇后。他迎娶了事代主神(在《古事记》中名为“子贵国之女”)的幼女五十铃夕姬为第二代垂西天皇的皇后,据说此后又有六位皇后。
《古事记》中,第七代孝霊天皇高陵的皇后、十市縣主大目之女、十市縣主大目之祖细姬命的名字,在《日本书纪》中被写为磯城神大目之女细姬命,可见十市神与磯城神是同一家族。其中,孝霊天皇与十市神大神家族关系密切,细姬命为其生下第八代天皇孝元天皇,其妻大和国姬(第三代安寧天皇的三子五十豆彦命的孙女)为其生下倭迹迹日百襲姫命和吉备津彦命,被认为相当于邪马国的卑弥呼和桃太郎。
此外,孝元天皇的长子、四大将之一的大高命与竹之川分命也是同一家族。大和武尊天皇的母亲播磨稻仁太郎姬继承了矶之月彦命和高礼天皇的血统。
今西家的历史始于十市城主十市遠正,他被其岳父广濑大社的宫司樋口太勇正之收为义子,从而拥有了八千石的领地,并建造了河合城,自称民部少輔中原河合遠正。
十市氏的创始人遠忠一作为战国诗人而闻名,在文学和武术方面都享有盛誉,他与京都的贵族加深了文化联系,十市氏的时代达到了鼎盛时期。在其长子东胜藤一时期,家被卷入筒井顺庆与松永久秀的激战,其女小苗被作为人质献给久秀,后来成为长子久通的妻子。织田信长进入京都,久秀在信长的支持下重新掌权,龙王山城重回东市家手中,以河合权兵卫清长为首、以大名户为旗号的松永派镇压了筒井派。但是,松永久秀背叛了信长,与三好三头政权结盟的筒井顺庆发动了反攻,于1566年(永禄9年)2月,携家眷和东胜藤一等家臣从龙王山城迁至今井的河合权兵卫宅邸(现在的今西家宅邸)。可见,他进入今井后,稳步与松永久秀和本愿寺进行密谈。
1575年(天正3年),自胜和尚以来便结交甚密的本愿寺贤如和尚发动石山之战,以拒绝织田信长劝降的藩主(十市氏、河合氏及其家臣)为中心的今井氏部众和长岛一向一揆的残部起兵,与明智光秀麾下的筒井顺庆所率领的织田军激战了6个多月。但同年10月,一向派首领见如上人向信长求和,今井乡失去了应战的正当理由,在堺三大师之一的津田宗及佐惠的调解下,今井乡获得了赦免书(橿原市指定文化财产),并与信长讲和。从此,它与本愿寺便有了区别。
同年冬,织田信长在今西家南边设立大本营,并在今西家放弃武装的条件下,赋予今西家不受席位、税收等限制的自治权,并规定“大坂之事,一律平等”,赋予今西家行政权和独断权力(织田信长的红印信)。作为奖励,织田信长赐予他三把名刀,并在离开本营时望着家宅,吟诵了“八棟”(“Yatsumune”)。 (旧今井町政府)
※ 今西宅邸南侧,原织田信长驻地旧址上曾有高市郡建造的神社,但因担心二战时空袭引起火灾而被拆除。
1615年(元和元年),在今井西侧,由大阪方面的大野春房率领的桥尾重治、布施晴之、万岁朋二、细井武治等人焚烧郡山城及百济寺一带,攻入今井町,双方展开激战,但在河合清长(河合长左卫门正冬)率领的步兵部队的努力下,町内得以幸免。
1621年(元和7年)5月,郡山城主松平忠明为表彰其在大坂夏之阵中的功绩,到访其家,宴请后,德川家康赠予其刻有“来国俊”字样的来国俊薙刀,并建议其因守护今井西门而改名为今西(姓仍为中原)。
1634年(宽永11年),今西家成为日本第一个获得幕府许可发行货币的家族,并成为最初的造币厂。他们发行了“今井纸币”,一种与领地纸币价值相同的纸币。该纸币流通了74年,由于其兑换保证高、信用度高,因此被称为“海上今井,陆上今井”,“今井千户”繁荣起来。
大坂夏之阵时,第七代当主今西正盛于1650年(庆安3年)将今西家的长屋门(在丰臣军的进攻中遭到严重破坏)重新修缮,作为宿营地使用。他与俳句诗人松尾芭蕉、井原西鹤是好友。
这首诗是松尾芭蕉于1667年(宽文7年)创作的。松尾芭蕉是今西正盛在编纂俳句集《未见梨草》(詞林金玉集)时的好友,年轻时便开始创作俳句。
第十三代当主今西正嚴逸郎1870年(明治3年)10月就任今井町市长,继续领导町政。
明治政府曾授予他男爵头衔,但他拒绝了,并反对在今井町附近建造火车站的计划。这一明智的决定阻止了无节制的开发,使今井町的街道景观得以保存,后来它被指定为重要传统建筑群保护区。
1955年,东京大学工学部建筑学科对今西家宅邸进行调查,并于1957年6月18日,连同1650年3月22日的栋梁匾额一起,被指定为国家重要文化财产。根据文化财产保护法,今西家开始进行基本修缮,1961年3月,受今西家委托,奈良县教育委员会动工,于1962年10月竣工。随着今西家宅邸被指定为重要文化财产,今井町街景的保护工作也随之增多,成为全国街景保护的先驱。
1975年,随着文化财产保护法的修改,开始实行“传统建筑物保护区”制度,全国各地都在努力保护城镇景观。
今井曾是兴福寺的领地(资料来源:兴福寺,一条院文献,1386年)。1560年代,龙王城陷落后,今西家族的祖先河合权兵卫清长携栃地东胜及其家臣迁至此地,今井很快便改名为今井町,或称今井镇。这座城堡属于栃地氏,而河合家族与栃地氏有血缘关系。今井乡与一向宗联合对抗当时的织田信长,将今井乡改建成要塞,在城镇周围修建了护城河和土墙,并在城镇最西端建造了一座类似城堡的建筑(现今西家宅邸遗址),并配备了各种相应的设施,例如炮台。这一时期恰逢今井乡与一向宗联合对抗当时日本最强大的织田信长,织田信长在城镇周围挖护城河并修筑厚厚的白墙作为自卫手段。虽然后来被织田信长解除了武装,但他们仍然保留了自治权,并与关系密切的邻镇堺市共同繁荣。与“海上堺市”相对,今井市被称为“陆上的今井”。
德川时代,社会逐渐安定,步入和平与安宁的时期,自治得到了高度发展。德川幕府正式承认今井为一个城镇,并赋予其自主行政和任命“寝食寄”及“町食寄”行政官员的权利,这与江户(今东京)、大阪、京都和奈良的制度类似。约1621年,今井确立了寝食寄制度。最初,河井用次兵卫(后改名为今西)被任命为町长。之后,河濑入道兵卫(后改名为今井)、尾崎元兵卫和上田中卫也相继被任命。
永田刑部大夫贵长是近江源氏家族的成员。他的孙子,河濑太郎大夫贵光的儿子,早年丧父,出家为僧。然而,他后来放弃了僧职,自称河濑新左卫门氏兼。在大和的十市氏和河合氏的庇护下,他剃度出家,被派往大阪。他成为石山本愿寺僧侣光佐见如上人的弟子。他再次改名为河濑入道兵部,并成为圣念寺的住持。圣念寺是今井家族为河合氏建造的修行场所。
今西家世代担任今井町的藩主。
在大阪夏营之战中,河合权兵卫清长(今西正冬改)守护着今井町西口,抵御丰臣的攻势。德川家康建议他们以战功赏赐改名为今西。德川家康将一把日本戟“来国利”作为赏赐赠予今西家。就这样,他们自1621年起就以“今西”自居。
如上所述,拥有司法和警察权力的今西家宅邸位于今井町西口,西侧有护城河。
宅邸前的道路曾是通往堺市的主要街道。西门的西端曾有一座守卫小屋。宅邸外墙全部覆盖着白色灰泥。主屋顶两侧下方设有平行排列的小屋顶。屋顶采用本瓦屋脊式(传统瓦顶风格),呈现出城堡般的宏伟气势。
由于在1650年建造之前,本阵(军队总部)和宅邸就已经存在,因此现在的今西家宅邸是第二期建造的,但据说它位于今井町最西端,拥有城堡塔楼般的气势。
楼上右侧正面墙上,是河合家的家徽:“河”字,意为河流,周围环绕着另一个“井”。
左侧墙上是家徽,由三颗菱形重叠而成。
然而,今西家的祖先原本是武士,并且在佛教一向宗的兴盛时期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据说这座房屋是为了表彰他的功绩而建于现址的。
房屋西侧有宽敞的“土间”(doma),即泥土地板。北侧有通向室外的大型推拉门。西北角有一间“下见”(shimomise,前厅)。房屋共有六个房间。“見世之间”(mise-no-ma,接待室)、“中之间”(naka-no-ma,议事厅和中央房间)和“厨房”(daidokoro,厨房)从“土间”延伸出去。这些房间后面是“御瀬之奥”(mise-no-oku,内厅)、“納戸“(nando,壁橱)和“佛龛之间”(butsu-no-ma,供奉家族佛龛的房间)。土间没有柱子,给人一种宽敞的感觉。納戸的“长台前”(帳台構chodaigamae)是日本最古老的建筑。长台前也被称为“南道前”(nandogamae)。在至少14世纪的传统民居中,通往后室的入口被称为“长台前”。从现存的实例来看,门槛通常较高,但门楣并未降低。最常见的类型是单扇木质推拉门(katabiki itado),两侧镶有木壁板(sodekabe),或一对镶板推拉门(itado),两侧镶有半开间板。侧板的设计通常是为了营造强烈的视觉效果,例如奈良橿原今井町今西家宅邸(1650年)的例子,其采用铠甲式木质壁板(yoroi shitami itabari)。镶板门配有门闩(saruotoshi),用于锁门。有时,镶板门后还会额外安装滑轨,用于安装推拉屏风。从头顶上方可以看到屋顶的框架,
由三根大梁支撑。
鉴于昔日的监狱至今仍存在,且今西家宅邸西侧至今仍保留着烟熏室,因此,当时的道赖似乎也行使过拘禁凶犯等警察权力。此外,当时使用的手铐至今仍由今西家保存。
该建筑由今西正盛重建,用作法院。
根据“造诣”匾额上的文字“庆安三年三月二十三日立构”,可知其建造年代为1650年。因此,这是今井最古老的民宅。位于主楼东南角的“角座敷”(角客房)也属于同一时期。
就上述特征而言,除二楼座敷外,今西家住宅的结构风格与今井町现存的其他古民宅相似,但只有今西家住宅保留了原有的形态,其他房屋则根据需要进行了改建。
●开放时间
10:00 至 17:00(16:30 前入场),需提前预约
●闭馆时间
周一(节假日次日休息)
●门票
500 日元,400 日元(10 人以上优惠)
电子邮件: info@imanishike.or.jp
公益財団法人 十市県主今西家保存会
Public Interest Incorporated Foundation, Association for The Imanishi of
Tochiagatanushi clan Preservation
〒634-0812 奈良県橿原市今井町3-9-25
TEL,FAX: 0744-25-3388
Email: info@imanishike.or.jp